第七百五十二章 刘承宗破金军于此-《顽贼》
第(2/3)页
第一旅像发装备一样,旅帅五个、副将四个、参游三个、千把总两个、百总管队一个,军兵三个人一颗首级两个俘虏,把斩获首级发放全军当装饰。
等他们走到半路,就遇见了马祥的塘骑。
随着战事取胜,刘承宗并没有立刻离开战场的打算,便将塘骑放出警戒,以防敌军再度回返。
不过说实话,在此役之前,刘承宗肯定不愿意跟黄台吉正面对决。
但经过这场战役削弱,八旗损兵折将,而元帅军不被打伤,就算崇德皇帝吃了熊心豹子胆,再整军回来,正面打一场,也还是输!
六万打三万都输了,三万打三万怎么赢啊?
刘承宗的总兵力是三万九千六百多,但虎贲羽林二营都没动,为成功转移,贺虎臣和马祥在西边布为疑兵。
真正接战的兵力不到三万,要等战役后期贺虎臣朔方营、马祥塘骑营席卷侧翼,参战兵力才超过三万。
因此刘承宗只是很从容地带兵换了个适合扎营的地方,一边立出伤兵营、俘虏营,分出轻重缓急,能就地治疗的就地治,不合适的就上马车往松漠府送。
同时命令在松漠府接应的王承恩赶紧从上都城调医师药物及医用物资。
随后,也没那个精力打扫战场了,由虎贲羽林二营负责警戒,参战各营挖沟设营,防备敌军夜袭。
这是个多余的战术动作,黄台吉剩下那些残兵败将根本没有夜袭的能力。
但很多时候这种事,都是做了防备,就是万一;不做防备,则是一万。
事实上在这个夜晚,多尔衮还真派了前锋营的武拜率兵侦查刘承宗的动向。
不过这倒不是多尔衮有袭营野战的心气儿,此时八旗的残兵败将如同惊弓之鸟,所有人都想着赶紧逃回盛京,根本没有任何战意。
实在是崇德皇帝在逃跑路上头疼难耐,等到天色一暗,追兵撤去,当场就在马车上睡过去了。
到底是过于疲惫睡过去,还是气急攻心昏过去,多尔衮也不知道。
反正他试了试,没叫醒。
两匹御马也没了,大白在追击路上被黄台吉压垮,人都活不成也没人顾得上马的死活;小白早前在火箭弹轰炸的时候就受了惊吓,等到大军溃逃,丢弃仪仗时的纷乱致其再度应激,跑得不知所踪。
寻常战马也很难驮着黄台吉的大体重逃窜,因此只能找拉辎重的双马车拉他。
多尔衮派遣武拜领前锋侦查,是怕刘承宗夜里再踹营。
结果武拜回去说刘承宗没走,塘骑散开了突不进去,多尔衮跟岳讬贵族当即决定,还是别冒险睡觉了。
连夜撤军,先走出库伦草原,找到安稳地方再说休息的事。
直至次日。
得到良好休息的元帅军这才看着战场发愁。
一夜风沙,战场尸首还没来得及打扫就被黄沙掩埋大半,八旗军携带的干粮、甲片弓刀都是好东西,现在找都不好找。
就这时候,秃鹫回来了。
比飞走的时候还多,看上去回来的不光青海鹫,还拐带了不少长白山的座山雕,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空盘旋。
可把刘承宗的人高兴坏了。
秃鹫会刨,它们能找着尸首在哪儿。
军兵看秃鹫往哪降落,马队就到哪驱赶,一找一个准儿!
而在第一旅中军,高应登、李鸿嗣、贺虎臣、左光先等人已经献完了宝。
卤薄印玺、八旗纛杖、鼓笛螺号堆得琳琅满目,不远处是三座小山般的颅堆和一眼望不到边的俘虏营。
刘承宗拾了个首级,拿在手上端详片刻,转头对张献忠道:“让各旅帅、参将把阵亡军士重新再报一遍,写明每人出身、来路、官职、功绩,此战值得立碑做传。”
说罢,刘承宗随手将掌中首级递向身后,本是想交给护兵放好,却没料到身后站的是钱士升。
这从没上过阵的老爷子倒一点不怯场,顺手就接过来了。
当然也可能是根本没反应过来。
钱士升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浑浊老眼满是血丝,眼袋都要耷拉到颧骨上了,但看上去却格外精神。
这会接过头颅,咬牙切齿盯着,看那架势光想咬一口上去。
刘承宗赶紧把脑袋拿回来,给护兵张勇递了个颜色,让他拿走放回山上。
其实说实话,不是专业人才,根本分不清这些首级里哪个是汉儿、哪个是蒙古、哪个是女直。
第(2/3)页